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《2021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》
4月7日,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《2021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》。報告以包括閱文集團等平臺在內的行業數據為分析藍本,從內容題材、內容消費、創作生態、網文IP和網文出海5個層面分析網絡文學的發展脈絡和趨勢特征。報告顯示,截至2021年年底,我國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達5.02億,占網民總數的48.6%。
報告指出,2021年中國網絡文學在蓬勃發展的同時,展現出不俗的社會價值與文化責任感,也呈現出繼往開來、氣象一新的風貌特質。據統計,去年網文創作隊伍中80%為新增作家。大眾創作推動了我國網絡文學的題材轉向和全民閱讀,科幻、現實題材增速飛快,與玄幻、仙俠、歷史等品類逐步成并駕齊驅之勢,網絡文學內容題材多元化格局業已形成。根據閱文集團數據,現實題材2016—2021年內復合增長率超30%,位于全類目第二,也是2021年增速TOP5的品類。與此同時,科幻題材已成為網絡文學的五大品類之一,是科幻小說本土化的重要路徑。在過去5年間,僅閱文集團旗下創作過科幻小說的作者數量就增長189%,達到51.5萬人次,超22%的閱文頭部作家創作過科幻作品,有多部科幻或科幻相關題材的作品登上起點月票榜前十。
報告分析,北京是網絡文學用戶最多的城市,山東是網絡文學閱讀大省。報告提出,網絡文學以獨特魅力,持續深入推進全民閱讀的發展,并不斷吸引Z世代作家讀者涌入,為全民閱讀注入活力和新生力量。據閱文集團數據,2021年閱文新增作家中“95后”占比超80%,起點中文網2021年新增用戶中“95后”占比超60%。
報告認為,2021年,中國網絡文學出海實現階段性跨步,全方位傳播、大縱深推進、多元化發展的全球局面正在形成,出海模式從作品授權的內容輸出,提升到了產業模式輸出,“生態出海”的大趨勢已嶄露頭角。
此外,報告還特別指出版權保護的重要性。2020年中國網絡文學整體市場規模為288億元人民幣,盜版損失規模比2019年上升6.9%,達到60.28億元人民幣,盜版損失規模占總體市場規模的21%。報告認為,應進一步強化對網絡文學版權保護的監管力度、打擊力度和宣傳力度,形成自上而下綜合治理的常態,從盈利源頭斬斷盜版利益鏈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