■ 魏玉山、閻曉宏、孫壽山、吳尚之、張小影、譚躍、蔡名照
近些年來出版業正在發生著一系列深刻的變化,由此對出版人才的數量、科學文化素養、政治理論水平等提出了更高、更新的要求,迫切需要創新出版人才培養機制,造就一支宏大的出版人才隊伍,服務文化強國、出版強國建設。
一是建成出版強國需要一支宏大的政治強、業務精的人才隊伍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黨中央對出版工作的指導思想、方針原則、主要任務提出了新的要求,2018年11月14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的《關于加強和改進出版工作的意見》,明確提出了建設出版強國的目標,這需要一支高素質的出版人才隊伍。
二是推進出版業深度融合發展需要一支懂出版、會技術的復合型人才隊伍。黨中央、國務院就推動媒體融合發展、出版融合發展出臺過多個文件,作出了戰略部署,新聞出版單位正在積極落實中央決策,推進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、傳統出版與新興出版深度融合,但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復合型人才缺乏,傳統媒體、傳統出版人不懂技術,技術人才不懂出版、不懂媒體。同時數字出版業態不斷創新、數字媒體形態日益多樣,對新型技術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樣。
三是對外講好中國故事需要一支懂業務、善宣傳的外向型人才隊伍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講到,要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,講好中國故事,傳播好中國聲音,展示真實、立體、全面的中國。出版“走出去”是對外傳播的重要力量,這需要有一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適應新時代出版“走出去”要求的人才隊伍。
四是出版產業發展迫切需要一支懂經營、善管理的管理人才。作為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,出版產業的營業收入占文化產業營業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,保持出版產業的持久、快速發展,人是決定因素。
面對新時代對出版人才新需求,原有的出版人才培養機制已經遠遠不能適應需要。一是每年培養人數偏少,據調查,全國每年培養出版專業的本科生近5000名、碩士研究生約2000名、博士生約60人,對標同類行業最低30%的人才升級換代率,傳統出版機構的人才缺口約為27.54萬人。二是學科專業比較單一,現在全國與出版直接相關的專業主要有編輯出版、數字出版、印刷、發行等幾個專業,其他如版權及版權貿易等緊缺人才,幾乎沒有院校專門培養。三是編輯出版人才培養分散,缺乏綜合性的出版大學。據調查全國有 70 所高校在本科專業中設有編輯出版學專業,21 所設置數字出版專業,還有少數院校設置了印刷技術、圖書發行、裝幀設計等專業,在出版人才培養方面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,也培養了大批出版人才,但是尚沒有一所大學設立專業可以覆蓋整個出版產業鏈,這也導致了大學出版人才的培養存在專業性強,但綜合性弱。
建議:集中力量,建設中國出版大學。
具體方式可以北京印刷學院為基礎,增設相關院系,改為綜合性出版大學。